乌青答《先锋》记者问
 


1
我刚刚在果皮先锋文学网,听完你制作的第10期果皮电台,请问果皮电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制作的,通常录制的过程是怎样的?

乌青:
谢谢你收听果皮电台。事实上我的糟糕的大学的专业学的就跟电台有着密切的关系,我在一些电台实习过,当然那时候我已经决定我不会去电台工作。在学校电台的午饭时间,我有一档影响同学食欲的电台节目叫《音乐地下室》,那时候还是有点成就感。对我而言获得成就感的前提是自由,而网络给了我们自由的平台。果皮电台实际上在2002年就做了几期,没有坚持下去,因为那时候制作比较麻烦。在去年,我接触到一些网络电台的技术,试着做了几期直播的节目,效果不错,但是还有条件无法满足,所以又停了。今年网络电台突然流行起来,我听了一些电台节目,于是又想做电台玩,并找到了一种相对比较简便电台录制方式,所以现在果皮网上的果皮电台的第一期是在2004年3月11日录制的。
刚才我也说了,现在的我采用录制方法是比较简便了,这种方式被我称之为“亚直播”,就是用直播的工具(Windows Media 编码器)和直播的方式一次性录制,在完成之后马上传到服务器上,可以听到的时候和我录制的时间只相差十几分钟,节目同时保存在服务器上,大家任何时候想听都可以听到。果皮电台的随机性很大,播出的频率也不固定,有两个部分构成,一是,我推荐一些我喜欢的并且不容易找到的音乐,二是,找朋友或者独自一人的谈话。谈话有时候有主题有时候没主题,很随便,甚至很无聊,个人性很强。一般来说有两个人或三个人一起聊比较有趣,充满笑声甚至脏话,而一个人的时候就比较沉闷,我说话的方式经常让听者感到沮丧和无聊。现在已经录制了10期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果皮网(www.koopee.net)下载听听。我想说,现在的果皮电台我期望的是相差很远的,我完全可以做的非常棒,但是涉及到一些条件,这个下面再谈。

2
果皮博客作为果皮先锋文学网的一个栏目,创建已经两个月了,做为村长的你打算如何完善和管理这一栏目,对于果皮博客你怀有怎样的期待?

乌青:
你叫我村长,别人可能会莫名其妙,呵呵,我还是解释一下吧,果皮网相当于一个网络的村子,称之为果皮村,作为站长,我就成了村长。BLOG这种形式我早就开始关注,今天开始BLOG几乎成了网上最流行的事物。其实我在2001的时候就想做一个记录性的站点,当时还申请了域名JILU.ORG,没有做起来是因为技术上不完善,而BLOG程序的出现解决了技术层面的问题。果皮博客现在已经是果皮网最重要的栏目了,这是果皮人的团体博客,我希望果皮博客能一直记录果皮人的生活和想象,将来是值得回顾的。

3
博客这样一种网络日志的记录和表达形式,今年突然时髦起来,你是怎样理解和看待这种现象的?

乌青:
BLOG,一些专业的人士反对使用“博客”这个译法。他们更推崇使用“BLOG”或“网志”。我对这个倒无所谓。我个人对博客的理解是比较原始的,既然是WEB LOG,那就应该是以记录为核心的,就像船长日志一样。当然这个记录肯定是有指向性,因为它是公开的,那么一个人或团体的BLOG就应该以不断记录的方式带领着阅读者进入他或他们的“大海”,一起“航行”。博客成为时髦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,必然因素就是它的形式很便捷,人人都可以参与并获得主动权,从某种意义上说,博客将取代网络初期兴起的个人主页。至于偶然因素就是大量传统媒体对博客的关注,这个跟木子美啊这些人不无关系。博客本身就是一种媒体,个人化的自由的媒体,传统媒体肯定会一直关注的,我看到有些的杂志的一些文章就直接来自博客,甚至一些杂志报刊已经有专门的栏目,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一些固定的博客获得资讯。
目前的情况看来博客很将成为一个更广泛的文化词汇,成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,如同摇滚这样的词汇,可见这个之强大。在这里,我希望能澄清一个可能存在的大众对博客的误会,即博客不是一种精英文化,而是大众文化。任何人都有权博客,所有的博客都是平等和独立的,否则就违背了博客精神。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博客,不管你是工人还是农民还是商人,不要让博客成为所谓的艺术家和技术爱好者的专利。会500个汉字的人就完全可以博客了。

4
你现在所使用的数码相机是否能满足你“有一天”摄影系列的拍摄要求?你是如何解决照片上的光线问题的?

乌青:
我现在使用的机子是 CANON Power Shot A70。这已经是我咬牙买的了。我觉得它差不多了,当然有更好的设备,效果会更好,这是废话。“有一天·LOMO”系列我的要求主要不是设备的问题,而是图像语言的问题。对我而言数码相机和光学相机的区别的就是前者更便捷和省钱。像摄影技巧之类的我还是基本按照光学相机的方法来处理,这本身就是自由的,我会有我自己一套办法和方式。如果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不解决,任何东西都是有缺陷的。

5
你在果皮博客的帖子中说“有一天”摄影系列作品里你仍侧重于回忆和记录,你是一个很怀旧的人吗?你成长的故乡对你的创作意味着什么?

乌青:
我想是的,我的确是一个非常怀旧的人。我很喜欢回忆,回忆总是让我很激动,回忆直接刺激了我的创作。
我回忆的主要内容就是我的家乡,我的童年和少年。虽然我现在不是老头,但是好像那些东西就已经包含了我的一生。我经常看回忆那个时候的我自己,我觉得这小子太荒谬了,我就很想把他和那种环境氛围再呈现出来,这个呈现的过程就是我的创作,主要是文字(诗歌和小说)的形式,然后以图像和影像的方式作为补充。

6
我知道你已写作多年,你的诗歌和小说在网上很受瞩目。在果皮电台中你说,现在很想出一本书,这是怎样一种考虑?

乌青:
写作多年对我来说仿佛是个讽刺,因为我写比大多同时期的写作者时间长,但是东西却少。我不得不经常怀疑自己是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江郎呢?如果是,我又该怎么办?我不知道啊。还有你说的东西在网上很受瞩目,我真的不确定。我想出本书是因为我想看看我出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。我想带回我的家乡。还有,我觉得出本书是目前我所能想到最安全的保存方法,这方面我不太信任电脑和网络。最后我也考虑出本书是否能挣点钱,以此证明我的东西在社会层面也是有点价值的呢。

7
我知道你已用DV拍摄了一些短片作品,为何还没有拍摄长一些的片子?对你来说,用DV拍摄影片最大的难度是什么?

乌青:
其实我连一个真正满意的短片都还没拍出来呢,谈何长片啊。自己满意是前提,长短是次要的。
在DV上,我一度很自信的,现在不敢这么自信了。因为事实摆在面前,就是我还拍出满意的片子。
对我来说,拍片子最难的是钱和人员的问题。可能归根到底还是钱。即使DV出现了,搞影像依然是他妈的贵族艺术。
我很想认真的拍一个片子,如果有钱的话,我有八成的把握拍出好片子。

9
贫穷的日子给你带来了什么?

乌青:
说实话,其实跟很多人(比如乞丐啊失学儿童啊什么的)比起来,我也不算贫穷(我爸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)。
只是我挣不到钱(平均一年也挣不到2000元)。挣不到钱带给我的就是恐惧和紧张。

10
给我的感觉你是一个不断有新想法的人,通过你各种形式的作品,我能感受到你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充分的自我和自由,你是怎样能保持着这样一种状态的?

乌青:
嘿嘿,多谢,这是我很快乐听到的。
这个大概是天生的,我就是要不断的突破不断的寻找陌生感。我认为这就是创作最根本的东西。我难以容忍重复别人和自己。
这也是我写的很少很慢的主要原因。

11
果皮文学网做到今天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

乌青:
果皮网虽然正是命名应该在2002年,但是我觉得我从2000年开始就在做果皮网了,如果我一厢情愿的追述上去,可能在1989年(小学)我就开始做“果皮”了。
到今天最大的感受就是,无论如何一个决定要做的东西就一定要坚持到底。要坚持就必须冷静,冲动和激情往往是不能持续的。要找到一个平衡点,让你的付出和回报相对平衡一些,事情就是这样,失去平衡就完蛋了,做网站更是这样。果皮的核心精神就是坚持,坚持果皮,保持冷静。

12
数字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,对于你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?你是否会成为其中某种潮流的追随者。

乌青:
我对科技一直是比较敏感的。科技给人的生活带来便利和新的体验,数字技术也不例外。对我个人而言,数字技术让我感到创作的自由度大大增加,更重要的是,高科技实际上反而是降低成本的,而且科技也是在不断地在反前面的科技,这很有意思。所以如果有钱的话,我很原意成为一个科技的追随者,但我肯定不会是某种潮流的盲目追随者。我们要保持独立和自由。
我是很矛盾的人,因为上面说了同时我又个怀旧的人,而且还有点变态,我甚至想用毛笔写一篇小说。

13
最后请对我们先锋杂志的读者说几句话。

乌青:
我可不想成为一个教导者啊。呵呵。上面的这些话其实已经包含了我想对大家说的话。
如果一定要说,我就说:在下乌青,在这里给各位读者朋友鞠躬问好了!